明天子

名劍山莊

歷史軍事

壹個八九歲的孩子,壹身白色孝衣,團團的在錦被下面,小小的人兒看上去可憐之極。而臉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壹百三十八章 鹽業帝國的景願

明天子 by 名劍山莊

2021-4-25 19:22

  朱祁鎮思忖壹陣子,忽然心中壹動,暗道:“不對啊,不是應該生產規模越大,成本就應該越低,為什麽在這上面,民間小作坊生產,與朝廷的大鹽場,根本沒有區別?”
  他隨即恍然大悟,暗道:“覺得生產規模越大,成本就應該越低。這是工業化之下的語境,而並這個時代的現實。”
  從這個思路下來,朱祁鎮的思路頓時走通了。
  這個時代的鹽業生產,其實都是小作坊式的。所以如果通行私鹽的話。很小的私鹽作坊,與朝廷大鹽場在生產效率上相差不大的。
  但是因為朝廷在管理鹽業之上,增加了不少的成本。單單論成本,朝廷的成本應該在私鹽販子之上。更不要說,朝廷征收的重稅,幾乎是朝廷將食鹽生產成本,翻了兩翻。再賣出去。
  這樣的情況之下,朝廷能與私鹽販子在價格上競爭就是咄咄怪事了。
  但是如果,真如朱祁鎮所想,能在朝廷鹽場之中,推行分工。將壹個在治理範圍內的鹽場,轉化為壹個大規模生產的單位。
  層層分工之下,自然極大的提高鹽業的效率。只要能發揮出生產規模越大,成本越低的優勢,私鹽是無法與官鹽競爭的。
  朱祁鎮隨即也想到了食鹽過剩的可能性。
  如果食鹽真能走到過剩這壹步的話,未必不能考慮外貿的可能性。畢竟不說遠的地方,日本從來是淡食的。
  日本淡食,他們說是口味的問題,但是實際上也未必不是因為食鹽價格昂貴。
  如果曬鹽法加分工而形成的大鹽場制度,真能帶來廉價的食鹽,未必不能成為大明對外的拳頭產品。
  “或許,英國開啟的是紡織帝國,我大明開啟的卻是食鹽帝國。”
  不過這個大計劃的開端,卻是曬鹽法與大規模工業生產,能讓效率大大增加,即便不能與現代的生產效率相比。
  最少也能抵得過運費的增長。
  而更讓朱祁鎮感到棘手的是人才。
  朝廷之中,能全部負責朝廷運作的宰相之才,是有幾個人,治壹府壹縣的大臣,更是多如牛毛,乃至領兵決戰的大將之才,雖然稀少,但是並非沒有。
  但是能實現,朱祁鎮心中工業化分工生產的人才,卻是壹個也沒有。朱祁鎮甚至不知道該從什麽地方培養出來。
  但是人才這事情,先放壹放,眼前卻需要朱祁鎮對曬鹽法作出壹個判斷。
  朱祁鎮緩緩地說道:“太祖自然也是有太祖的考慮的,只是而今卻要權衡利弊,兩淮鹽場為朝廷最大,但是為了供應鹽場燃料,海岸上有連綿不斷的蘆葦蕩。耗費不少田地,而今盛世滋丁,流民無處安置,不復開國之時的情況了。”
  “這些地方,雖然不是什麽好地,但是也足以安置百姓開墾。”
  “如果曬鹽法能節省柴薪,也省了朝廷不少事情。所以朕之意,福建鹽場無足輕重,既然曬鹽之法,也是從福建先行,就默許福建曬鹽,看看情況如何?”
  楊溥立即說道:“陛下英明。”
  其實這也是明代壹直以來的政策,就鹽業生產來說,福建雖然也有鹽場,但是不要與兩淮比了,就是與長蘆比,也差了太多了。
  在大明有六個鹽運司,兩淮,兩浙,山東,長蘆,河東,還有福建。
  其他五個鹽運司都有各自的任務,比如說輸邊啊,上供啊。但是福建鹽運司統統沒有,每年鹽稅不過二萬二千兩。而且福建鹽運司銷售範圍,也不過福建壹省。
  其地位可想而知。
  所以,福建鹽場之中,已經有很多人用曬鹽法了。反正福建鹽場只要能保證福建壹省的食鹽供應,並如額繳納賦稅。
  很多事情,上面也就睜壹只眼閉壹只眼了。
  畢竟,如果真要整治的話,壹來竈戶貪其便利,即便壹時禁止,過了風頭也會死灰復燃。二來,這種整治行動也是需要成本,誰知道上面制定的政策,下面鬧成了什麽樣子。甚至搞出官逼民反的鬧劇來。
  竈戶本來就夠苦,最好的辦法,就是少折騰。
  朱祁鎮的心,被鹽業帝國這個設想,不住的誘惑著,壹時間也沒有心思與他們談下去來,而且此刻也談的差不多了。就說道:“數日之後,召集禦前會議,就將這壹件事情給定下。首輔,這壹件事情,就交給妳了。”
  楊溥說道:“請陛下放心,此事萬無壹失。”
  這壹件事情,朱祁鎮雖然決定了,但是外部未必沒有反對意見,即便是所有部堂級別的大臣,也未必都同意。
  不過,與加薪的消息放在壹起,想來下面的大臣們,也要考慮壹下屬下們的心思。
  楊溥準備這壹兩日,就要與所有參加會議的大臣先談壹談,在禦前會議之前,達成共識。
  楊溥思量這壹件事情,與周忱聯袂走出了皇宮。
  周忱壹直在後面亦步亦趨,忽然行禮道:“閣老,下官有下情上秉。”
  楊溥看了壹眼周忱,心中有些揣測,輕輕壹笑說道:“恂如,走吧。”
  楊溥在大街上找了壹家酒樓,讓人包了壹個院子,屏退左右。周忱壹直小心翼翼奉承。酒過三巡,周忱才將事情轉到正事上面來了。
  周忱說道:“首輔,雖然首輔已經將鑄銅錢壹事交給工部,但是下官畢竟是戶部尚書,有些話還是要讓首輔知曉。”
  楊溥含笑,說道:“哦,恂如說來聽聽。”
  楊溥與周忱之間的關系,有些尷尬。不過楊溥也看得出來,周忱這個人,固然是能臣,能辦事。但是卻不是壹個道德君子。
  周忱就任戶部尚書以來,對楊溥的態度就親近了不少。這些楊溥都看在眼裏。只是周忱與楊溥的關系,還不是楊溥身邊的核心人士。
  自然也不可能將周忱叫到家中去了。
  這樣的行為,楊溥還沒有擔任首輔的時候,偶爾還有。但是而今擔任是首輔之後,反而以政絕私門的態度。
  即便是關系親近如馬愉,也不會讓他談論公事。故而楊溥在這酒樓見周忱,已經是壹種非常親近的示好了。
  兩人幾乎有壹拍即合的默契。
  周忱知道,他想在戶部尚書任上做壹番事業,即便有皇帝的賞識,也必須有首輔的支持,否則成事難,壞事卻很容易。
  更不要說想壞他事情的是首輔了。
  而楊溥也是摸清楚朱祁鎮脾氣了。
  在朱祁鎮的眼中,有地方實際行政經驗的人,才是社稷之臣。不管這個觀點對與不對,反正朱祁鎮挑選人選的時候,就是按這個來的。
  看朱祁鎮重用的人,於謙就不用說了,單單說劉定之,正統壹朝第壹個狀元,是什麽下場,先是去西北養了數年馬,隨即又放在問題最多的京縣上面。
  如果說,皇帝厭惡劉定之,也說得過去,但是偏偏皇帝對劉定之很是關愛,甚至給劉定之牌子,讓他可以進攻覲見。
  這不是壹般待遇,由此可以推斷出來,朱祁鎮用人思路了。曹鼐也是因為當過地方官,才高出壹籌,成為實質上的次輔。
  楊溥想要擴充自己的班底,就要找壹個能與於謙履歷相差不大的能臣。周忱雖然是楊士奇的人,但是周忱的履歷太漂亮了,為人也聰明的很。
  想來也不會在楊士奇這壹顆死樹上面吊死。
  而且說起來,楊溥畢竟與楊士奇配合多年,雖然是他將楊士奇弄下去,要說他們兩人之間的關系,也未必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